中国翻譯, Temas1-6《中国翻译》 编辑部, 1991 |
Dentro del libro
Resultados 1-3 de 83
Página 8
... 形式上。比如五言、七言,字数限定,不可多一字,也不可少一字,这是我国古诗的一个特点,无法移植。其次是平仄声交织的严格规则。再其次是一韵到底的押韵方法(这一点偶尔有时候可以照搬到英译诗里)。最后,是律诗中的对仗。这是唯有用汉字才能做到的极为精彩 ...
... 形式上。比如五言、七言,字数限定,不可多一字,也不可少一字,这是我国古诗的一个特点,无法移植。其次是平仄声交织的严格规则。再其次是一韵到底的押韵方法(这一点偶尔有时候可以照搬到英译诗里)。最后,是律诗中的对仗。这是唯有用汉字才能做到的极为精彩 ...
Página 32
... 形式。因莎剧是以素诗体写成的,而汉语中却没有与之完全相对应的诗歌体裁。尽管中英诗歌体裁方面存在差异,我国许多翻译家仍呕心沥血地努力,以解决莎剧译作中的语言形式与原文尽可能相对应的问题,而取得较好效果者不乏其人。方平就是其中之一。与此同时 ...
... 形式。因莎剧是以素诗体写成的,而汉语中却没有与之完全相对应的诗歌体裁。尽管中英诗歌体裁方面存在差异,我国许多翻译家仍呕心沥血地努力,以解决莎剧译作中的语言形式与原文尽可能相对应的问题,而取得较好效果者不乏其人。方平就是其中之一。与此同时 ...
Página 33
... 形式。这种形式既具有原来形式的精华又要融合进汉语的特色,而不致于使读者将它们看成类似于中国的散文。下面,让我们来比较和欣赏朱生豪先生和方平先生的《威尼斯商人》的不同译作。朱氏译文引自:朱生豪译《莎士比亚全集》,北京,人民文学出版社, 1984 年 ...
... 形式。这种形式既具有原来形式的精华又要融合进汉语的特色,而不致于使读者将它们看成类似于中国的散文。下面,让我们来比较和欣赏朱生豪先生和方平先生的《威尼斯商人》的不同译作。朱氏译文引自:朱生豪译《莎士比亚全集》,北京,人民文学出版社, 1984 年 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