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翻譯, Temas1-6《中国翻译》 编辑部, 1991 |
Dentro del libro
Resultados 1-3 de 84
Página 51
... 理论研究,从而产生千姿百态的译作和各持己见的主张和流派,这是难免的,也是可以理解的。威尔斯在其论著中指出,西方理论对描绘“翻译”这个名词所用的术语竟达十余个之多。出现这种情况,自非事出无因。基于同样的理由,于是有把翻译比作绘画、雕刻、摄影、演戏 ...
... 理论研究,从而产生千姿百态的译作和各持己见的主张和流派,这是难免的,也是可以理解的。威尔斯在其论著中指出,西方理论对描绘“翻译”这个名词所用的术语竟达十余个之多。出现这种情况,自非事出无因。基于同样的理由,于是有把翻译比作绘画、雕刻、摄影、演戏 ...
Página 37
... 理论体系,这个体系既是对古往的翻译理论的继承,又是以新兴学科,尤其是以语言学为依据。《现代》一书的出版,使中国翻译学有了自己比较系统的理论,使中国翻译理论进入了现,代世界译学研究之林。尽管是草创的,但我们已经可以扬眉吐气地说,中国也有了自己系统 ...
... 理论体系,这个体系既是对古往的翻译理论的继承,又是以新兴学科,尤其是以语言学为依据。《现代》一书的出版,使中国翻译学有了自己比较系统的理论,使中国翻译理论进入了现,代世界译学研究之林。尽管是草创的,但我们已经可以扬眉吐气地说,中国也有了自己系统 ...
Página 38
... 理论范畴研究十分薄弱,因而使翻译理论带有明显的封闭性”。这个问题的确是翻译界大家都有感受的。我国近代传统翻译理论从 1896 年严复提出“信达雅”以后, 80 多年来甚少开拓,译论者谈来谈去,似乎都在“三难”之说范畴之内,这样就使这个学科的研究突破不了 ...
... 理论范畴研究十分薄弱,因而使翻译理论带有明显的封闭性”。这个问题的确是翻译界大家都有感受的。我国近代传统翻译理论从 1896 年严复提出“信达雅”以后, 80 多年来甚少开拓,译论者谈来谈去,似乎都在“三难”之说范畴之内,这样就使这个学科的研究突破不了 ...